程江河|从歌颂刘伯承将军诗看《赵树理全集》伪作知多少
2020-12-03 23:30:05
  • 0
  • 0
  • 0
  • 0

从歌颂刘伯承将军诗看《赵树理全集》伪作知多少

——赵树理作品辨析八

1942年12月15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庆祝刘伯承将军五十寿辰特刊”上,有首60行长诗《伯承将军颂》,署名“定”。全诗如下:

丁黄写诗六十行,献给将军刘伯承。

将军今年五十辰,诸君敬酒我敬歌。

总角初闻将军名,笑问将军何许人。

幼年欲渡赣江潮,关山难越路迢迢。

少壮长歌塞上行,从军幸随将军纛。

太行多少英俊儿,围绕将军若子侄。

将军风貌慈且严,既重资才更重德。

昔年累战蜀东西,至今民间仍传奇。

屡历艰辛志不挠,旌树江东如破竹。

十年红星光灿然,谋略谁与将军匹。

踏破翼王旧渡头,纵横西南二万里。

雪山草地古人愁,一见将军皆低首。

卢沟桥上战鼓鸣,山川震荡草木惊。

倭寇兽迹逼中原,到处狼烟蔽白日。

将军受令黄河西,横穿秦晋奔燕齐。

从此北方有巨人,从此太行立柱石。

百团大战敌胆寒,长乐之迹犹历历。

军民将士同一心,碧血斑斑溅旗帜。

敌伪诅咒独眼人,人民欢颂刘伯承。

自来战争虽云多,崛立敌后乃奇迹。

将军本为民间子,终生劳苦为人民。

人民一日不安宁,将军奋斗安能息?

生涯节俭体民艰,豆米芒鞋粗布服。

半生鏖战苦风霜,两鬓银丝日月长。

我慕将军学不厌,我敬将军诲不倦。

我祝将军寿南山,我颂将军铁石坚。

嘉陵水迎将军生,涪江水忆当年迹。

长江赞美少壮时,黄河狂吼将军迹。

革命如今三十年,三十年来如一日。

明年饮马鸭绿江,再为将军举寿觞。

据《刘伯承50大寿庆祝活动的由来》一文(见《党史文汇》2014年04期,第50-53页,作者张昆明),1942年12月初,刘伯承将军庆寿委员会筹委会成立,一二九师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参谋李达、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等人为发起人,向抗战军民征集祝寿作品,定于12月16日为刘伯承将军举行庆寿大会。政治部工作人员黄恺,时年21岁,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写了一首长诗《刘伯承将军颂》,刊发在了1942年12月15日《新华日报》(华北版)上,并请人写在一块红绸子上,挂在了祝寿活动会场的主席台上。“丁黄写诗六十行”中的“丁黄”,是作者黄恺依据父亲姓黄,乡亲姓丁而起的笔名。

【刘伯承将军于1942年12月6日书写的“勉作布尔什维克,必须永远与群众站在一起。”,刊登于1942年12月15日《新华日报》(华北版)上。】

这让笔者想起《赵树理全集》中诸多署名“定”“方定”“定之”“赵定之”等笔名的文章来。

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的五卷本《赵树理全集》(第5卷,150页)、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的六卷本《赵树理全集》(第2卷,95页)有篇文章,标题为《请查一查原因》,全文如下:

小言论

请查一查原因

敌人五次“治运”的中心任务是掠夺粮食,为了完成其吓人的抢粮计划,还曾对准某些产粮区域专门进行了疯狂的扫荡。现在已到五次“治运”结束之期,我们为敌人作个总结,这一计划基本是破产的;然而,事出意外,唯独在左权县却能完成了四分之三的计划——抢去粮食三千石。

左权,向有“模范县”之称,此次还并非敌人抢粮和扫荡的中心,为什么会使敌人基本完成任务呢?难道左权县的敌伪有特出的才能吗?难道敌人那种征发、劫掠、低价强购、高价吸取、以日用品套换等等办法是唯独施行于左权县的吗?难道保护粮食不是我们当前的中心任务吗?难道这一工作左权县没有布置下去并时刻进行检查吗?难道左权县的工作比别的地方落后吗?……所有这一切,都是无法回答的,因为这关系至巨,我们本爱护左权县之诚,敢请左权县自己来查一查它的原因。(定)

此文原载1942年12月4日《新华日报》(华北版)4版,署名“定”。文章左上方刊登有一则通讯,标题为《左权失粮三千石》:全文如下

左权失粮三千石

==敌完成计划四分之三==

左权县讯:“月来左权县城敌曾以征发征购和武装出扰等方法,不断掠夺敌占区接敌区粮食,据闻由于左权县粮食斗争工作一般忽视,敌在该县原定抢粮四千石的计划,现已完成三千石,且仍在加紧进行中。”(月)

很显然,《请查一查原因》 是针对《左权失粮三千石》的一篇“小言论”。应该出自《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之手,并不是赵树理的作品。

1942年12月,赵树理已经被调到北方局调查研究室工作。此时,他一不是《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编辑,二不负责新闻采访、编写工作,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尚未刊登《左权失粮三千石》的消息之前,他无法获知这一消息。另外,即便他从某处获知了这一消息,作为一名北方局调查研究室工作人员,也无权对“左权失粮三千石”一事发表公开言论。至于《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部特邀赵树理就“左权失粮三千石”一事发表言论,更不可能。当时,《新华日报》(华北版)人才济济,不能说对赵树理不屑一顾吧,也差不多,截止目前,笔者尚未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发现一篇赵树理写的文章,至于其他人所谓的发现,也绝不可能是赵树理的作品。

1940年夏,赵树理被调到华北新华日社,分配在二部八科,即通联部编辑科,负责《抗战生活》校对工作。《抗战生活》创刊于1939年4月1日,是一份反映太行抗日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综合性杂志,半月刊,32开,石印。1941年12月25日,《抗战生活》出至革新第2卷3、4期合刊后,与1941年5月创刊的《华北文艺》合并,改出新刊《华北文艺》。

1940年8月1日,《中国人》(周刊)创刊,开辟副刊“大家看”,赵树理任副刊编辑。

1941年秋,北方局调查研究室成立。1942年5月,日寇大扫荡中,调查研究室干部全部牺牲,北方局书记兼北方局党校校长彭德怀便把调查研究室放到党校统一管起来。据《赵树理忆念录》(李士德著,长春出版社,1990年11月出版)一书中杨俊、孟奚回忆,1942年5月日寇大扫荡后,八路军总部机关和太行区委机关合并,原新华日报石印厂改为太行区党委(1943年10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中共太行分局,中共晋冀豫区党委改名为中共太行区党委,归中共北方局领导)机关的印刷厂,他们编辑《青年与儿童》,赵树理编辑的《中国人》(周刊),同在印刷厂印刷。不久,赵树理被调到北方局调查研究室工作。另据该书中杨献珍回忆,他想“用群众的斗争生活来教育群众自己”,通过调查研究,把这方面的材料用各种文艺形式写出来,教育群众,于是想起了善于写通俗文艺的王春和赵树理。经彭德怀副总司令同意,便把赵树理和王春调到了北方局调研室工作。

1943年秋,赵树理被调到新华书店《新大众》编辑部,编辑。

1942年12月20日《新华日报》(华北版)第四版,以《来函照登》的形式,刊登了时任左权县县长巩丕基就“左权失粮三千石”一事的说明:

编辑同志:

顷阅贵报本月四日第四版刊登《左权失粮三千石》及小言论——《请查一查原因》后,有几点说明:

一、左权县属敌占区自然村共十个,住民六百余户,敌人今秋每闾派粮三十石左右,共约六百余石。除XXX、XXX等村,经我武装救回二百石外,城周围被敌勒索走者不过四百石左右。

二、左权县失粮三千石,恐包括有其他县误为左权一县。

三、今年左权县敌占区粮食征收,已大部完成计划,但在对敌粮食斗争中,我们在检查上比较差池。

以上三点说明,希贵报酌予更正为荷,此致

敬礼!

巩丕基

十二月七日

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的五卷本《赵树理全集》(第5卷,150页)、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的六卷本《赵树理全集》(第2卷,96页)有篇文章,标题为《胜读百篇空头议论》,全文如下:

短论

胜读千百篇空头议论

一篇真实的报告,胜于千百篇空头议论,我们向读者推荐昨今所载麻田群众退租斗争的速写。

正如标题所云:“团结就是胜利”。麻田群众有个共同坚强的信心:“只要大家齐心!”他们还知道:“有了组织,就有力量!”因此自始至终紧紧地团结在农会的周围,团结在一个核心的周围,一切都有组织地进行着;而农会也善于站在群众的面前,代表农民讲话,引导大伙前进。麻田群众的另一个口号是:“齐心干到底!”表现出一种特出的坚韧性,自强不息,奋斗不懈,以此来攻破对方的“拖”的防线,不怕“拖”,而又不让“拖”。他们同时还具有农民切实朴素的美德,时刻照顾到实际,一切做来都十分合理。

不仅麻田群众,就是麻田的村政和驻军也堪誉为执行政府法令的模范,村政接受人民合理的要求,军队表明了自己子弟兵的严正立场。这与那种袖手旁观,挑剔是非的态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只是反映了运动的一角,就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呵!我们唯有盼望大家都来作这种真实的系统的报导,无论是胜利的典型或失败的实例。(定)

此文原载1942年12月5日《新华日报》(华北版)4版,署名“定”。文章左上方刊登有一则“速写”,标题为《团结就是胜利》,署名王大可。

很显然,《胜读百篇空头议论》 是针对《团结就是胜利》的一篇“短论”。从文章开头“我们向读者推荐昨今所载麻田群众退租斗争的速写”亦能看出应出自《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之手,并非赵树理的作品。

1942年12月4日、5日、15日,《新华日报》(华北版)相继出现三篇署名“定”的文章,长诗《伯承将军颂》为黄恺所著,其它两篇对工作具有强烈指导意义的文章,虽然目前尚且不清楚是谁所著,但一定不是赵树理作品,应当为《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或相关部门负责人所写。

也就是说,与赵树理同一时期,除黄恺用过“定”的署名外,在新华日报社或相关领导层中,应该还有一个人用过“定”这一署名。《抗战生活》《中国人》(周刊)上面那些署名“定”“方定”“定之”的文章,极有可能不是赵树理的作品。倘若果真如此,《赵树理全集》中的伪作就不是一篇一篇,而是一串一串了。

待笔者空闲时,逐一分析。

程江河成文于2020年12月3日夜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